半自动贴标机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 页 >> 新闻中心 >> 行业新闻

机器换人,大势所趋?

2017-11-21

机器换人,大势所趋?

“机器换人”是企业发展的必然,似乎到哪都能听到关于“机器换人”的讨论,似乎每个地区在关注“机器换人”,仿佛每个制造业企业都在布局“机器换人”,建设智能化工厂。但是,“机器换人”是否真的这么火?是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愿意参与其中?还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。

 

在人口红利消失的中国,实施“机器换人”,建设智能化工厂,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最好出路,但是纵观现在参与“机器换人”的企业,都是各个行业内有实力、有影响力的大企业,他们有资金也有能力在设备更新上进行投入。而“机器换人”能在中小微企业得到普及吗?很多人会用大势所趋来形容中小微企业发展“机器换人”的急迫性,但是从各个方面来说,中小微企业要实现“机器换人”,发展智能制造,恐怕还很难!

 

(一)现代装备更新换代速度加快,周期一般为2—3年,企业对技术改造成本要求1—2年内回收成本,资金压力较大,因此对规模小,流动资金短缺,申请银行贷款难的中小微企业来说,巨大的资金投入,阻碍了他们“机器换人”的步伐。另外中小微企业普遍工业基础和综合实力都比较弱,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,可能还是传统的小作坊模式,设备还处于底层,也没技术支持,推行“机器换人”这个工程太浩大,根本无法实现。

 

(二)我国很多制造业企业以代加工为主,没有自己的品牌和产品,只能跟在别人后面,而代加工的产品可以需要随时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修改,一旦建立统一化、标准化的自动化流水线,用机器来代替人了,那会面临一旦产品有修改或调整,整条生产线都需要调整的问题,之前的一些模块、标准可能不适用现在的产品要求,以前的产品就会全部废掉。所以,很多中小微企业还不能达到“机器换人”的水准。

 

(三)“机器换人”并不是仅仅意味着生产线的更新,也不只是硬件的投入,还有软件的投入,要实现一线员工尽快向知识型生产者转型。一些中小企业的领导本身没有长远的目标,自身对“机器换人”认识不够,再加上员工普遍素质较低,不能快速的适应这种转变,也就无从谈“机器换人”了。

 

(四)发展“机器换人”,建设智能化工厂,本身也会对中小微企业产生猛烈的冲击。我们知道未来数字化工厂的趋势是向柔性化方向发展,帮助企业实现小批量、多批次的混线生产,这在西门子的数字化工厂中已经得到了体现。这也就意味着,很多大企业也可以进行小批量、多批次的生产,而且效率很高,这样就不需要一些中小微企业帮忙代加工了,这势必会使一部分中小微企业陷入生存危机,迫使他们转型,转向更高附加值的领域,但是这种转型对中国目前的中小企业来说还很难。

 

结语:当“机器换人”被炒得沸沸扬扬,大企业们纷纷布局,花大力建设智能工厂时,中小企业显然难以在这一块与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比肩,目前,大部分中小企业对机器换人还持观望态度。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,专攻细分领域,把某一块做精、做尖,走整合与合作之路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不盲目跟风,逐步进行设备更新,或许才能在“机器换人”的浪潮下不被淘汰。

标签

0
本文网址: http://www.szchhf.com/news/353.html

深圳市昌浩慧丰实业有限公司



深圳市昌浩慧丰实业有限公司

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大王山工业一路17号正科时代9楼

Copyright@2023粤ICP备15020808号